Skip to content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不使用皮肤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CFD中文网

CFD中文网

  1. CFD中文网
  2. OpenFOAM
  3. LES初始速度场设置和壁面函数设置

LES初始速度场设置和壁面函数设置

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
68 帖子 7 发布者 137.6k 浏览
  • 从旧到新
  • 从新到旧
  • 最多赞同
回复
  • 在新帖中回复
登录后回复
此主题已被删除。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。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34

    @东岳 回复好快.. 我还在等60s...
    2和1是一个模型,都是10层prism。
    网格是ansys自带的meshing做的。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35

    按照ratio=2或者3的比例加厚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36

    @东岳 非常感谢您及时的回复!
    我现在的ratio是1.05,所以是有些小吗?因为之前结构化网格也是用的这个ratio。

   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在 中回复了 hoversoar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
    #37

    @hoversoar 这个值多少要保证网格渐变的过渡性。目前从你那个图来看过渡性很差。不过这个对结果影响多少不好说,我感觉差异会很小。你可以试试然后反馈

    :chouchou:

    现在这边的例子是光滑圆柱,

    你的粗糙算例听起来很好玩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李东岳 编辑
    #38

    @东岳

    这个值多少要保证网格渐变的过渡性。目前从你那个图来看过渡性很差。不过这个对结果影响多少不好说,我感觉差异会很小。你可以试试然后反馈

    我也意识到过渡性差,但继续细化网格太庞大算不动。不知道prism处ratio=2这样的比例会不会太大。

    你的粗糙算例听起来很好玩

    麻子脸圆柱,就是算起来太耗时了...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C 离线
    C 离线
    cccrrryyy 超神
    在 中回复了 hoversoar 最后由 编辑
    #39

    @hoversoar 原来是ANSYS Meshing,近壁面是规整的四边型,然后五边型过渡,之后就是大量的六边型并掺杂一些不得不用的五边形。感觉ANSYS Meshing的思路是尽可能缩小五边形所占的比例,从而大量使用六边形?我之前算过一个很低很低雷诺数的圆柱绕流(二维,FLUENT,纯稳态),感觉四边型之后全部是三角形最好。不过这个可能不太会影响最终的结果,而且会让cell数量变大。
    ANSYS Meshing全局控制特别方便,我记得画圆管都不需要我设置它自己就画出个O-grid,但细节处想要加强比较难操作。可能的话建议换个别的软件试试。

    I don't want to survive, I want to thrive.

    H 2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40

    最近结果有更新么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41

    @东岳
    上一个过渡性太大的例子算完了。
    又做了个过渡性比较好的case,不过表面带坑的圆柱算起来特别久。一个大概要20天,还在跑现在。
    prism的ratio取的1.3,然后减小了外面poly的尺寸(这样一来mesh数量会有增大很多),过渡率大概控制再2左右。
    ratio.JPG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
    #42

    @cccrrryyy

    原来是ANSYS Meshing,近壁面是规整的四边型,然后五边型过渡,之后就是大量的六边型并掺杂一些不得不用的五边形。

    我是用ANSYS meshing生成的全都是棱柱tetra,然后用fluent转化成polymesh就是五边形六边形的样子, 再用fluent with meshing 导出msh文件。

    感觉四边型之后全部是三角形最好。不过这个可能不太会影响最终的结果,而且会让cell数量变大。

    确实三角形的网格数量会大大增加,所以采用了转化到多边形来减小网格数提高计算效率。之前可能没说清楚,这个算例不是二维的是三维的。之前的polymesh的图是从z轴看过去的样子,所以可能像2D。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43

    不过表面带坑的圆柱算起来特别久。一个大概要20天,还在跑现在。

    你这个多少网格?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44

    @东岳 poly的话四百多万,tetra一千二百万。
    因为坑的地方mesh尺寸很小,CFL数控制下的步长在-5次方量级。

   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在 中回复了 hoversoar 最后由 编辑
    #45

    @hoversoar 嗯,确实,要解析这么小的坑很麻烦,跟高尔夫球一样。不过你这个挺有意思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46

    @东岳 把3D的图贴一下,这样比较直观。

    捕获.JPG
    如图1的样子,ratio 2-3的话,坑里放不下... 权衡之后取了1.3。
    多做了几个density box 逐渐扩大mesh的尺寸,在最靠近边界层的box尺寸取的比较小,来让过渡性处于2左右。

    因为计算时长较久,导致试错成本很高,也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  李东岳李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
    #47

    @cccrrryyy

    感觉ANSYS Meshing的思路是尽可能缩小五边形所占的比例,从而大量使用六边形?

    这个倒是没有研究, 就让他自动转化了。个人觉得可能形状没有太拘泥,如果不是edge的处不能合并三角形的话,尽量会合并成多边形并且满足所设定的size(也就是不会合并到过分大)。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李 在线
    李东岳 管理员
    在 中回复了 hoversoar 最后由 编辑
    #48

    @hoversoar

    因为计算时长较久,导致试错成本很高,也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  对

    你这个网格处理的很精细 很厉害 :duang:

    你这个是工程导向还是纯科研?什么上面有这种特别圆的孔?

    http://dyfluid.com/index.html
    需要帮助debug算例的看这个 https://cfd-china.com/topic/8018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李东岳 最后由 编辑
    #49

    @东岳 谢谢夸奖!
    算是基于工程的研究吧.. 桥索上用的

   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C 离线
    C 离线
    cccrrryyy 超神
    在 中回复了 hoversoar 最后由 编辑
    #50

    @hoversoar 哇,三维的,这网格数量惊人啊。提炼工程问题确实容易这样,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前处理上,求解器本身其实也不应该特别特别重要。从这个角度讲,感觉可能你需要的是花大量精力在网格上,而不是求解器的那些参数调整。
    你之前提到过跟现有文献对比,是哪个文章呀,挺感兴趣的。

    I don't want to survive, I want to thrive.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羽之下羽 离线
    羽之下羽 离线
    羽之下
    在 中回复了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
    #51

    @cccrrryyy 你好,你贴的这个参考资料好像打不开了,可以更新下链接吗,谢谢,最近也在看壁面函数的内容。

    高速旋转机械/旋风分离器/气固分离

    H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羽之下 最后由 编辑
    #52

    @羽之下 还可以打开链接啊。
    再贴一次。
    壁面函数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H 离线
    H 离线
    hoversoar
    在 中回复了 cccrrryyy 最后由 编辑
    #53

    @cccrrryyy

    从这个角度讲,感觉可能你需要的是花大量精力在网格上,而不是求解器的那些参数调整。

    之前几个月自己就一顿乱算,导致连光滑圆柱的结果都很奇怪。所以用那个简单的模型在探讨求解器,设置参数之类的。
    对得上了之后,再过来讨论这边这个圆柱的网格。

    你之前提到过跟现有文献对比,是哪个文章呀,挺感兴趣的。

    非光滑圆柱的话,参考的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past a circular cylinder with rough surface这篇文献的。

    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
  • 登录

  •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。
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最后一个帖子
0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