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不使用皮肤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CFD中文网

CFD中文网

  1. CFD中文网
  2. OpenFOAM
  3. lagrangian两相流中粒子质量负载的计算。

lagrangian两相流中粒子质量负载的计算。

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OpenFOAM
6 帖子 2 发布者 7.4k 浏览
  • 从旧到新
  • 从新到旧
  • 最多赞同
回复
  • 在新帖中回复
登录后回复
此主题已被删除。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。
  • O 离线
    O 离线
    OF九月九
    写于 最后由 CFD中文网 编辑
    #1

    在一个lagrangian算例中,kinematicCloudProperties如下

    solution
    {
        active          true;
        coupled         true; //false;
        transient       yes;
        cellValueSourceCorrection on;
    
        interpolationSchemes
        {
            rho             cell;
            U               cellPoint;
            mu              cell;
        }
    
        integrationSchemes
        {
            U               Euler;
        }
    
        sourceTerms
        {
            schemes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U               semiImplicit 0.5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
    }
    
    constantProperties
    {
        parcelTypeId    1;
    
        rhoMin          1e-15;   //parcel的最小密度
        minParticleMass 1e-15;   //parcel的最小质量
    
        rho0            1250;    //单个颗粒的密度
        youngsModulus   6e8;
        poissonsRatio   0.35;
    
        constantVolume  true;
    }
    
    subModels
    {
        particleForces
        {
            sphereDrag;
            gravity;
        }
    	
        injectionModels
        {
            model1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type            manualInjection;
                massTotal       0;
                parcelBasisType fixed;
                nParticle       1; //每个parcel的颗粒数,设成1就是DEM
                SOI             0;
                positionsFile   "kinematicCloudPositions";
                U0              ( 0 0 0 );
                sizeDistribution
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type        fixedValue;
                    fixedValueDistribution
        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alue   0.00125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
        dispersionModel none; //stochasticDispersionLES;
    
        patchInteractionModel standardWallInteraction;
    
        heatTransferModel none;
    
        surfaceFilmModel none;
    
        collisionModel none;
    	
        stochasticCollisionModel none;
    
        radiation off;
    
        standardWallInteractionCoeffs
        {
            //type            stick;
            type            rebound;
    	     e               1;
            mu              0;
        }
    }
    
    
    cloudFunctions
    {
    
    }
    

    kinematicCloudPositions如下:

    50000
    (
    ......
    )
    

    计算域为35m×35m×5m的长方体。Euler相密度为1.205kg/m3,则粒子的质量负载为
    0_1477575204116_QQ截图20161027213301.png
    请问这样计算正确吗?谢谢?
    @散漫守望2016

    OF界的小学生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
    写于 最后由 chpjz0391 编辑
    #2

    你是想计算颗粒质量所占气体质量的百分比么? 那你应该计算颗粒的体积而不是面积吧。 你这里计算的 π*(d/2)^2是面积不是体积。。看你的算例是不考虑颗粒之间的碰撞吧。。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O 离线
    O 离线
    OF九月九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3

    首先,谢谢您的回复!的确,算例是不考虑颗粒之间的碰撞。按您说的修改成
    0_1477635757458_QQ截图20161028142219.png
    这样算正确吗?计算结果质量分数太小了,总觉得和论文中的对不上。论文中是这样描述的:0_1477636363869_QQ截图20161028143207.png

    难道是我的颗粒数50000设的太少了吗?而且如果我想要改变颗粒的质量分数,直接改变颗粒的密度就可以吗?谢谢!

    OF界的小学生

    chpjz0391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
    在 中回复了 OF九月九 最后由 编辑
    #4

    @OF九月九 你的颗粒数太少了。所以导致质量分数很小。你想一下35米乘以35米再乘5的空间。才5万个 1.25毫米的颗粒。 肯定不会大。 这样的话 体积分数更小了。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忽略了体积分数了。并且这种情况下碰撞可以不用考虑。。 这篇文章可否共享下。

    O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O 离线
    O 离线
    OF九月九
    在 中回复了 chpjz0391 最后由 编辑
    #5

    @chpjz0391 谢谢!应该怎么改进?增加kinematicCloudPositions吗?还是改变nParticle?
    文章 http://xueshu.baidu.com/s?wd=02Sea+surface+drag+and+the+role+of+spray&rsv_bp=0&tn=SE_baiduxueshu_c1gjeupa&rsv_spt=3&ie=utf-8&f=8&rsv_sug2=1&sc_f_para=sc_tasktype%3D{firstSimpleSearch}&rsv_n=2

    OF界的小学生

    chpjz0391C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  •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C 离线
    chpjz0391
    在 中回复了 OF九月九 最后由 编辑
    #6

    @OF九月九 nParticel 是每个parcel里面包含的颗粒数。。 主要还是你的颗粒总数。关键看你要模拟什么了,这个数字要符合实际不是说瞎改的。。比如你实际系统中就5w个颗粒 。你怎么改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都很小。。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
  • 登录

  •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。
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最后一个帖子
0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