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
皮肤
  • Light
  • Cerulean
  • Cosmo
  • Flatly
  • Journal
  • Litera
  • Lumen
  • Lux
  • Materia
  • Minty
  • Morph
  • Pulse
  • Sandstone
  • Simplex
  • Sketchy
  • Spacelab
  • United
  • Yeti
  • Zephyr
  • Dark
  • Cyborg
  • Darkly
  • Quartz
  • Slate
  • Solar
  • Superhero
  • Vapor

  • 默认(不使用皮肤)
  • 不使用皮肤
折叠
CFD中文网

CFD中文网

  1. CFD中文网
  2. Fluent
  3. Fluent仿真传热过程时(不含流动现象),改变时间步长为何会影响仿真结果?

Fluent仿真传热过程时(不含流动现象),改变时间步长为何会影响仿真结果?

已定时 已固定 已锁定 已移动 Fluent
1 帖子 1 发布者 1.2k 浏览
  • 从旧到新
  • 从新到旧
  • 最多赞同
回复
  • 在新帖中回复
登录后回复
此主题已被删除。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。
  • T 离线
    T 离线
    TStones
    写于 最后由 编辑
    #1

    我这边需要仿真一个构件在烘箱中逐渐被加热的过程,结构非常简单,就是一个构件周围用壁面包裹,其截面如下图所示。
    IGBT fixture-温度2.jpg
    四周壁面设定为固定温度358K,初始温度为293K。由于工作中计算资源有限,且目前只需要定性得到构件各部位升温的快慢情况,因此仿真时只打开了能量方程,上图就是仿真至380秒左右时的状态。

    然后在仿真中,初始的时间步长是0.001s,因为太小了导致仿真进度比较慢,而且能量方程的残差一直保持在10e-7级别,我这边通过不断地放大时间步长,至380s时时间步长为0.1s,至400s左右时时间步长改为1s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发现每次增大时间步长,监测点的温升曲线斜率都会变小,也就是说温升变慢了,比如下图就是时间步长由0.1s改为1s时,监测点温升情况的变化:
    IGBT fixture-温升.jpg

    在我更改时间步长的过程中,方程的残差均保持在10e-7级别,那么我想知道,温升速率为什么会因为时间步长的增加而变小呢?是不是因为网格不够精细造成的,因为为了快速出结果,网格确实比较粗糙,还是说还有其他可能的因素?谢谢大家了

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

  • 登录

  • 登录或注册以进行搜索。
  • 第一个帖子
    最后一个帖子
0
  • 最新
  • 版块
  • 东岳流体
  • 随机看[请狂点我]